2010年,一句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让人记住了上海世博会。也是因为这句话,宁波迎来了自己的“智博会”。
2011年,首届智博会在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拉开帷幕。从彼时至今的这10年,是数字经济颠覆性创新的10年,也是宁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,践行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的激荡10年。
宁波作为浙江“双城记”和“一体两翼”发展格局中的“一城一翼”,在这10年间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,不仅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果,更为未来奠定了扎实基础。
刘波 摄
2019年,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76亿元,同比增长14.8%,占GDP比重达5.64%。各领域数字化、智能化对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不断释放。
目前,宁波智能制造企业数量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7,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(产品)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;形成的“宁波经验”已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;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在32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三。
今天的宁波,正高擎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大旗,努力成为浙江建设“重要窗口”的模范生。
从3G到5G
数字新基建抢占先机
3G追赶、4G并肩、5G超越,宁波紧跟网络强国战略,网络基建领跑全国。光纤网络覆盖率从2011年的30%到如今的百分百全覆盖,城乡平均接入能力从2011年10M和2M,提升到现在的超过100M和50M,城市部分家庭接入能力达1000M。
移动网络从2011年的3G网络主城区覆盖,到实现4G网络全市全覆盖再到今天主城区5G全覆盖,城区NB-IoT全覆盖,成绩斐然。
截至2020年6月底,全市已建成5G站点8500个,形成了重点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,走在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前列,入选全国十大5G网络优秀城市。“5G+工业互联网”“811”试点项目、首个5G+智慧港口、全国汽车产业领域规模最大的5G+数字化工厂、华为鲲鹏产业生态基地相继落地,一批规模上亿的5G优质骨干企业向“卡脖子”难点进发。
宁波正积极打造长三角5G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落地的先行区,努力成为发展新基建,抢抓新机遇的排头兵。今年6月,《宁波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行动方案(2020-2022)》正式发布,三年内将实施100个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,争创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。
从单兵到集群
数字产业化引擎轰鸣
发展数字经济首先在于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。2019年,宁波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产值1984.4亿元,相比2013年增加了近550亿元。同年,宁波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19.03亿元,相比2012年增加了600多亿元。舜宇光学、东方日升等3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百强,均胜电子跻身中国软件企业百强,中国特色软件名城创建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。
舜宇光学镜头出货量屡创新高,激智科技、长阳科技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,光学电子产业持续发力。
中芯宁波、安集微电子、南大光电等70余个产业项目纷纷落地,群芯微电子自主研发设计、封装测试的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成功实现量产;甬矽电子微电子高端集成电路IC封装测试二期项目正式投产,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初现峥嵘。
今年5月,阿里巴巴与宁波签订重大战略合作框架,阿里宁波中心正式落户。均胜电子全球首个V2X量产模块正在整装待发,首款“鹏霄”服务器下线,区块链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布局。
易哈佛、悟空识字等C端用户数量突破千万,成为行业龙头;小遛共享将在全国160个城市落地布局;森浦融讯成为债权交易市场最专业数据服务供应商,估值突破40亿元。软件和信息服务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绽放。
6月,宁波宣布打造单项冠军之城,百余家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正在甬城大地孕育。
星火燎原,数字产业化正在日益筑牢宁波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从概念到普及
产业数字化遍地花开
10年前,智能制造还只是概念,而宁波勇担使命,先试先行,走出了一条产业数字化的实践道路。
爱柯迪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“5G+”汽车零部件智慧工厂,使设备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9%、人均产值提升17%、铝锭库存下降40%。
雅戈尔建成了年产量达20万套的智能西服工厂,生产效率提高了20%-30%,最快单件定制周期缩短至2天。如今,雅戈尔又将打造首个基于5G的制衣智能制造平台。
过去三年,宁波累计实施自动化、智能化改造项目5450个,这些项目的实施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1.4%,运营成本平均降低9.8%,产品生产周期平均缩短10.2%,单位产值能耗平均降低7.2%。
产业数字化,不仅让企业在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行稳致远,也让宁波成为全国制造业复工复产的模范生。
今年,宁波又开始实施新一轮智能制造行动,3年再打造100个智能工厂,让产业数字化在四明大地开放未来之花。
从探索到实践
城市智慧化结出硕果
2010年,宁波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系统谋划布局智慧城市建设,确立了“十大应用体系、六大产业基地”的建设目标。2016年,进一步部署升级打造“数据驱动、业务协同、产业融合、应用升级、信息安全”的新型智慧城市。
“十年磨一剑,砺得梅花香”。宁波在数据资源整合、智慧应用体系建设、产业培育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“办成一件事,最多跑一次。”数据跑代替双腿跑在宁波已成为新时代的新常态。2020年1-5月,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79.33%。据《2020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(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)调查评估报告》显示,我市以95.28分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三。
远程医疗、远程教育、智能配送定义在线新生活,公共出行大数据溯源、两码合一智能核验升级无感式防控……宁波在疫情大考中加速实现了城市智慧化的创新涅槃。
10年来,宁波先后荣获了中国十大智慧城市、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卓越奖、中国领军智慧城市、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等40余项荣誉称号,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理念、方案输出的策源地,为全国乃至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了“宁波经验”。10届智博会也一路相伴,见证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辉煌成绩。